這個場域逐漸轉變成用成績來評斷一個人存在的價值。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中央軍事校友會18日上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辦「黃埔建軍/建校迎百年」啟幕式活動。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不過,陸媒《環球網》17日刊出題為「台軍腦袋空空怎麼打仗」的陳廷寵專訪文章。針對台灣部隊戰力,陳廷寵說,他兩年多前曾說台軍戰力是「零」,兵役只有4個月,還沒訓練合格就退伍。陳廷寵貶抑國軍到毫無戰力,這樣的退將武德淪喪、甘願做中國共產黨的樣板,極盡貶抑台灣的能事,所作所為汙辱了國軍。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陳廷寵所言令人遺憾,接受《環球時報》訪問作法,在故總統蔣介石時代,被槍斃10次都不夠。
至於國防部是否派官方代表參與18日的建校迎百年啟幕式活動,據了解,國防部並無派遣代表前往,亦無出動三軍儀隊。政戰局文宣心戰處副處長張景泰13日在國防部記者會指出,此活動於假日舉辦,官兵都可依據自己的需要,自行決定是否前往。中方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根本遵循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這也應該是雙方「共同堅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線、共同追求的目標」。
秦剛則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並指雙方應「不折不扣」落實中美元首峇里島會晤共識,推動兩國關係「止跌企穩,重回正軌」。美方公布的對話綱要,並未提及台海議題。《央視新聞》深夜報導,秦剛與布林肯昨天在北京會談時,就中美總體關係及有關重要問題進行了「長時間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並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看法,其中包括台灣議題。他聲稱,「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
《路透社》報導,布林肯原定2月訪問中國,但啟程之前發生中國偵察氣球入侵美國領空事件,先前曾出現緩和跡象的美中關係再度惡化,因此延期訪問。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在推特上傳秦剛和布林肯握手照片,發文還寫:「期望此次會面能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兩國元首去年在峇里島會晤時達成的共識。
布林肯原定2月訪問中國,但啟程之前發生中國偵察氣球入侵美國領空事件,先前曾出現緩和跡象的美中關係再度惡化,訪問行程延至今天。」 布林肯在為期兩天的訪問行程,預計將會晤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可能的話,還會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布林肯訪中首日會晤秦剛,兩人會談5個半小時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昨(18)日抵達北京,成為近5年來第1位訪問中國的美國最高外交官,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釣魚台國賓館迎接布林肯,兩人展開5個半小時會談,之後進行工作晚餐。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將不支持台獨的承諾真正落到實處。
而雙方應「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峇里島會晤共識,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重回正軌」。雙方同意共同落實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有效管控分歧,推進對話交流合作」。根據報導,秦剛說,當前中美關係處在「建交以來的最低谷」,這不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兩人進入會議室後,都未對獲准短暫入內的媒體發表任何評論。
報導提到,雙方就中美總體關係及有關重要問題進行了「長時間坦誠、深入、建設性溝通」。希望美方秉持「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與中方相向而行,維護好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冷靜、專業、理性」處理意外偶發事件。
秦剛昨天在釣魚台國賓館迎接布林肯,兩人簡短寒暄後進入會議廳,秦剛以英文問候布林肯。布林肯並邀請秦剛赴華府繼續商談,雙方同意在適合時間進行互訪。
兩人之後展開5個半小時的會談,並進行工作晚餐。布林肯邀約,秦剛: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 (中央社)《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昨天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布林肯邀請秦剛訪美。他又說,中方致力於構建「穩定、可預期、建設性」的中美關係。同樣根據這項報導,秦剛就台灣議題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闡明嚴正立場,提出明確要求」。《路透社》報導,布林肯與秦剛會談5個半小時,雙方隨後並共進晚餐,雙方官員都強調希望能有穩定而可預期的關係,但中國表明「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重大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風險」。繼續推進中美聯合工作組磋商,解決中美關係中的具體問題。
Both sides agreed to continue advancing consultations through the joint working group to address specific issues in the relations. pic.twitter.com/BSzPaAgDyW — Hua Chunying 华春莹 (@SpokespersonCHN) June 18, 2023 布林肯與秦剛會晤同意再談,外媒:此外似少有共識 (中央社)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昨天在北京與中國外長秦剛會談後,雙方都表示這次會談坦誠而有建設性,但《路透社》指出,雙方除了同意繼續對話,並由秦剛赴華盛頓再行會談之外,似乎少有共識。兩人還在中美雙方國旗之前握手。
雙方同意事項還包括,繼續推進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磋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發出新聞稿指出,布林肯與秦剛舉行「坦誠、實質且具建設性」會談。
美媒報導,布林肯今天可能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然而,通篇報導卻沒有提到布林肯的任何說法,只提到多個「雙方同意」的事項。
美方新聞稿並未說明,布林肯是否有提出對台海緊張局勢的關切。布林肯與秦剛都強調,促進美中人民交流的重要性。布林肯今天將繼續北京訪問行程,與中方官員會談。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兩人會談持續5個半小時,接下來進行工作晚餐。
根據報導,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交往,布林肯邀請秦剛訪美,秦剛則表示「願在雙方方便時」訪美。鼓勵擴大兩國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間客運航班進行積極探討,歡迎更多學生、學者、工商界人士互訪,並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布林肯明確表示,美國將始終捍衛美國人民的利益與價值觀,並與盟友和夥伴合作,推進自由開放且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世界願景而這場意識形態的轉變,則是始於一個名為LiveJournal的部落格。
文:黃皓筠近幾年美國Z世代開始出現一股「反性」(anti-sex)趨勢,即抗拒隨意性行為(casual sex)、討厭約會,及人際關係漸趨保守。雖然反性文化聽起來像是小眾的狂熱問題,但現代清教主義已經擴展至更廣泛的文化當中,與媒體素養缺失、跨政治光譜的道德恐慌共同交織,導致針對性的健康討論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
「社會正義的武器化」與「反粉絲文化」的崛起粉絲文化崛起於2010年代前半段,粉絲們的狂熱促使他們成為文化的超級傳播者。《Vox》報導,由少年清教徒掀起的反性文化,是一種建立在強烈感受而非理性之上的現象,通常由自稱為自由主義者的人帶頭。此種現象讓熱愛同一部作品的同好聚集,有的寫同人小說、畫同人插畫,有的討論自己的本命是誰、站的CP(情侶檔)又是誰。這些反性者通常為青少年或年輕人,也就是所謂的「少年清教徒」(puriteens)。
透過Tumblr和Buzzfeed等社群媒體,他們把自己喜歡的作品,從漫威(Marvel)、韓國流行音樂,再到Netflix,持續發酵、擴大。同人創作通常會被粉絲發布在社群媒體Tumblr或推特上,不過隨著限制級作品的出現,讓平台開始出現一場名為「反粉絲文化」(anti-fandom)的運動。
他們的行為可以被歸結為對肉慾的恐懼,而其反性的熱情也開始讓性解放、性自由等言論受到壓迫與審查,再度邊緣化。此外,隨著2018年美國《網路性販賣打擊法案》(Allow States and Victims to Fight Online Sex Trafficking Act、Stop Enabling Sex Traffickers Act,FOSTA-SESTA)的通過,過去讓粉絲們引以為為傲的性積極文化開始被淨化、同質化,甚至抹去
他們的行為可以被歸結為對肉慾的恐懼,而其反性的熱情也開始讓性解放、性自由等言論受到壓迫與審查,再度邊緣化。同人創作通常會被粉絲發布在社群媒體Tumblr或推特上,不過隨著限制級作品的出現,讓平台開始出現一場名為「反粉絲文化」(anti-fandom)的運動。